Loading...

警惕!流感毒株变了!中疾控: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

疫情防控6小时前更新 shuhanzjl
1 0 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今年流行的主要毒株已从去年的甲型 H1N1 转变为甲型 H3N2 亚型。与去年不同的毒株类型意味着人群对今年流行的 H3N2 毒株免疫力更低。这一变化,加上日本等国流感季较往年提前的警示,预示着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感染人数可能增加。​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揭示了当前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北方部分省份也有所上升。全国共报告 144 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目前检测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大部分是甲型 H3N2 毒株,而去年主要是甲型 H1N1 毒株。从全球范围看,流感疫情也呈现出类似趋势。日本全国已宣布进入流感流行季,比往年整整提前了五周。同时,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开始明显增加。​

警惕!流感毒株变了!中疾控: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

甲型 H3N2 并非是新型病毒,早在 1968 年,它就以 “香港流感” 之名首次大规模暴发,波及全球至少 55 个国家和地区。此后,它成为流感季的常客。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宛莹华表示,从变异速度来看,甲型 H3N2 的基因变异(抗原漂移)速度通常快于甲型 H1N1。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进一步解释:“流感病毒的外壳上有两种关键‘突起’蛋白:血凝素 (H) 和神经氨酸酶 (N)。每次复制时,它的基因都可能发生细微‘拼写错误’,这些累积变化就叫抗原漂移。漂移多了,旧疫苗就‘认不出’新病毒了。” 从易感人群来看,甲型 H3N2 对老年人威胁更大,甲型 H1N1 对年龄较轻人群的影响比较明显。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咽喉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其临床表现与其他甲型流感相似,但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方法。江苏省疾控中心提醒,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且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会在体内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关于疫苗接种时间,王新宇教授表示:“北半球流感季通常从 10 月开始,12 月至次年 2 月达到高峰。由于疫苗接种后需要约两周时间产生抗体,10—11 月是接种的最佳窗口。” 他同时强调,即便错过最佳时机,后续接种仍具保护意义。目前我国已获批上市的流感疫苗种类较多,有三价灭活疫苗四价灭活疫苗和三价减毒活疫苗。面对这么多选择,接种者该如何选择?江苏省疾控中心表示,对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自愿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6 月龄人群可接种三价或四价灭活疫苗,其中 3~17 岁人群,还可以选择三价减毒活疫苗。​

流感虽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重症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引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以下五类人群感染流感后易发展为重型 / 危重型病例,需要优先接种:年龄小于 5 岁的儿童(尤其是小于 2 岁者);65 岁及以上老年人;肥胖人群;妊娠及围产期妇女;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等基础疾病,或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的人群。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所有 6 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优先推荐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很多人容易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淆,其实二者差异显著。普通感冒往往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微;而流感则常 “病来如山倒”,症状通常表现为高烧、咳嗽无痰、全身酸痛、头痛、乏力、胸部不适等,病情相对较重。“如果出现突发高烧、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流感。”​

除了接种疫苗外,日常防护同样重要。流感病毒传播能力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两种方式扩散。宛莹华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勤洗手,保持空气流通,咳嗽、打喷嚏尽量遮掩口鼻。一旦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并注意加强休息、避免交叉感染,切莫带病坚持上班和上课。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身边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保持距离,做好自身防护。​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